2017年6月4日 星期日

鞋字半邊佳 康強補鞋

他那貼滿膠布、值得尊敬的雙手,讓不少鞋子起死回生。康叔原本是個鞋匠,在香港回歸那年於石硤尾街市內開了康強補鞋服務街坊。今年八十七歲的他,依然是「活到老、做到老」。在石硤尾街市內,康強補鞋確實毫不起眼,但它的存在卻讓那些不捨得丟掉的鞋子找到了「再世華陀」。

英雄莫問出處

「我同其他人唔同,呢份工一嚟可以令我搵到精神寄託,二嚟係為咗服務街坊。」康叔從造鞋工匠轉型成為補鞋師傅,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一九九七年,各大工廠陸續搬上大陸,造鞋工業已經不再是七十年代的興旺,很多製造業工人因此而失業。那年的康叔已養大七個子女,早已踏入退休之年,但他並沒有對工作的熱誠減退,反而更加敬業樂業,更創立這間不足四十呎的小店好讓自己這個愈半個世紀的手藝繼續有用武之地。

妙手回春

康叔十六歲那年在家鄉拜師學造鞋,之後在元朗鞋店打工,三年後便到深水埗山寨工場造鞋,一做便做了四十多年。「以前喺廠做鞋有分做鞋面同做鞋底,我就係因為做鞋底出身,所以補鞋都有一手。」立時得和瑞士膠水王巴里,都是康叔多年的合作夥伴,助他在朝十二晚七的日子裡解決不少棘手的奇難雜症。康叔笑說它是「惹火尤物」,皆因這些膠水屬易燃的工業用品,所以要小心使用。

學懂珍惜

昨日修補行業的存在,主要是因為上一代的香港人生活樸素和刻苦節儉,對擁有的一切都不捨得浪費。上一代的社會,百業待興,移民潮更讓年輕一代離鄉別井,希望在外有好的工作和收入,讓家人過得更富足。父親臨別送的手錶,媽媽遠方寄來的手織毛衣,都是無價之寶。哪一天發現它們受到時間的考驗,出現了磨損和破舊的痕跡,自己便心急如焚,千方百計也希望把它們修補過來。這一代的社會,買新的比維修來得便宜,產品講求迎合潮流不讓求耐用,讓這個修補行業日漸式微。康叔的補鞋小店,不但讓我們明白修補行業的價值,更讓我們明白要珍惜自己所擁有的道理。


開業歷史  1997
業務  補鞋
地址  石硤尾街市181號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